娃不到8歲,胸部就發育了,會不會以后連個子也不長了?
那天,離她八歲生日還有一個月零十天。性早熟、要來例假了、個子長不高、身體出毛病了.....各種想法林林總總涌上心頭,悲從中來。
是昨天喝的豆漿不對?前天吃的炸雞不應該?還是大前天買的草莓有激素?
抱著手機找周圍同齡女孩媽媽問了一圈:艾瑪,還真就咱自己這樣,別的孩子都正常。要命了,趕緊掛號吧。

?喂?315嗎,這里有個假的性早熟
性早熟要去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看,線上努力搶了幾天,都沒有搶到專家號。納尼?不是說好的疫情期間,能不去醫院就不去醫院嗎?
打電話過去問,轉診臺小姐姐相當溫柔:“我們醫院內分泌科看病的人特別多,建議您去搶個普通門診號哦?!?/p>

就咱自己這樣,別的孩子都正常 | 圖蟲創意
即使是普通門診大夫,也比隔壁診室給看小孩感冒頭疼的溫柔多了,耐心地聽我舉著小紙片讀出現的問題、發現時間、可能的原因,以及最后小心翼翼、發自靈魂的提問:“您看,她這算是性早熟嗎?”
大夫已經消毒完雙手,一邊檢查孩子的胸部一邊回答,不到八歲,胸部發育了,肯定是性早熟啊。
完了!
“大夫!我們家的馬上就八歲了!差一個月零幾天就八歲了!”——都說女孩八歲開始發育,難道您就不能忽視這一個月零三天嗎?
大夫頭也不抬地敲鍵盤:“你先去檢查,有可能是假性性早熟,也有可能是真性,真性性早熟也有藥。去吧,檢查去吧?!?/p>
欸?這玩意還有假的?315難道就不來管管嗎?

檢查而已,居然要住院......
排了一個多小時隊去抽血,在閨女前面的胖小子嚎得墻皮咔嚓咔嚓往下掉。閨女小心翼翼地湊近醫生,收獲問句三連:早上吃飯了嗎?幾點吃的?吃完這段時間喝牛奶喝飲料吃零食了沒?——好的,空腹四小時,十二點半再來。
閨女如蒙大赦,看向醫生的小眼神里充滿了感激。B超需要憋尿,憋尿好啊,剛才娃就要尿尿沒找到地方,這個剛好。但是往床上一躺,探頭一滾:尿量不夠,出去多喝水。
親!我們已經著急尿尿了??!
幸虧我機智,手機里備了講歷史的動漫,開天辟地時候閨女邊喝水邊樂呵,大禹建國臉色明顯凝重,少康復國身體坐直屁股輪換扭動,到商湯滅完夏,不能等了!再等要重發一次洪水。
推斷果然沒錯,這次尿量足足的,順順利利地通過檢查,立刻沖向衛生間。
第二天拿到報告,這次給排了另外一個大夫。我高高興興地撲過去:“大夫你看,數值都正常哦!我們是不是假性的?”

孩子的檢查報告單 | 作者供圖
大夫挺靦腆的:“骨齡八歲,促黃體素有點高啊,給你開個住院證,最好明天帶孩子先做核酸檢測,再去住院部做個激發試驗,確定一下。記住早上不吃不喝啊?!?/p>
大夫,我覺得咱們得好好談談。就算不按照區間來衡量,八歲以內超過基礎數值0.3懷疑有問題,我們才0.32,至于到開住院證的程度嗎?都是很重的病人才住院好吧?再說我們眼瞅著馬上就八歲了好不好?
住院部大夫檢查門診項目,額外開了腦部磁共振以及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發試驗(沒打錯字,就是這么拗口)單子。
前前后后抽了六管血:先抽了三管,注射一支液體,并且留置了一個針頭樣的東西,然后每三十分鐘抽一次,連抽三次。

女兒正在抽血 | 作者供圖
我們跟另一對做激發試驗的母女,一起蹲在病房里,等著每個三十分鐘過去。
她家閨女九歲,八歲時候診斷為早發育,之后每半年都要從很遠的城市跑到西安來復查一次。
伊恨鐵不成鋼地教訓我:“你居然惦記假性性早熟!假性有可能是孩子身體有病,比如腫瘤什么引起的,你咋想著假性呢?”
?????!
我的天爺?。。?!

腦垂體偏薄,這是啥意思?
磁共振片子很快到手:腦垂體較薄。這是什么意思?說明是什么病,怎么治,有藥嗎?激發試驗的結果要第二天才能下來,大夫拒絕解釋單項結果,我和隊友慌得一匹。
彼時因為疫情及工作,那天是我們隔開了三四個月第一次團聚,小別勝新婚秒變徹夜肝搜索。腦垂體偏薄,會影響分泌激素類物質,影響發育。咋能一邊發育過早,一邊激素分泌過少?再搜,沒了……
我倆抱在一起瑟瑟發抖,搜都搜不到,這病得多稀罕?

女兒的檢查單 | 作者供圖
終于熬到第二天看結果,戰戰兢兢問大夫,情況咋樣?
“中樞性性早熟,診斷很明確了?!边@次是個語速很快的醫生:“你看這里,第一個三十分鐘,數值就到11.93了,這個應該至少是九歲多的孩子的數值?!?/p>
“腦垂體較薄呢?”
——哦,這個沒有太大影響。
——只要是性早熟,無論真性、假性、部分性性早熟都不好,原因很多,有可能是外界環境,也有可能是自身病變、基因或者其他原因??傊?,別惦記假性的了,真性的直接一針下去,假性的就是一直隨診,也不能用藥,家長就特別煎熬。
——也別想著要是晚一個月到八歲開始發育就沒事了,我們說女孩八歲開始發育,但不會一開始就沖到這么高。剛才那個八歲半女孩的數值更高,不干預的話很快就來月經,比你們還操心。
——性早熟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點:初潮提前、耽誤長個子,但不影響孩子以后生活,也不影響生育。你們孩子骨齡還好,如果要干預,以后每個月過來打一針,沒有什么副作用。多鍛煉、少吃零食。后面監測住,評估值穩定了,就可以試著停一停藥了。

需要用的藥 | 作者供圖
我和隊友同時長長出一口氣,好不容易養大的四腳吞金獸,查個發育嚇掉半條命。
閨女,拜托你,一定要好好長大??!
醫生點評
邱宇晴 | 華西二院健康管理中心兒科副主任醫師
國內關于性早熟的定義,是指女孩在8歲前、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[1,2]。此外,女孩在10歲前出現月經初潮,也可以診斷為性早熟[1,2]。近年來,性早熟的發病率顯著增高,已成為最常見的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,且女孩發病率遠多于男孩(女:男≈4-5:1)[1]。
正常兒童的性發育,是在一系列復雜而嚴謹的內分泌調控下完成的,我們稱其為下丘腦-垂體-性腺軸(HPG軸)。HPG軸提早發動導致的青春期和生殖能力的提早出現,在醫學上被稱為真性性早熟(CPP)。與之相對應的,由于內源性或外源性性激素的作用,導致生殖器官提早發育,但HPG軸并未啟動,即為假性性早熟。
由此可見,醫學上對于性早熟的真假之分,是依據其啟動因素來劃分的[2],它們對身體產生的危害并無不同。此外,還有一類部分性性早熟(或稱不完全性性早熟),目前認為可能與下丘腦反饋機制未成熟等有關[1]。
區別真假性早熟,當然不能打315,而是需要通過一項試驗來測定HPG軸的功能,也就是文中所說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(GnRH)激發試驗。孩子的結果在30分鐘達峰,且峰值>10IU/L(我推測應該是其中一項黃體生成素的結果),支持CPP的診斷,且傾向于快速進展型[1]。
在CPP中,特發性性早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,占女性性早熟的80%[1]。引起性早熟的病因極其復雜,醫生往往需要通過一些排他性檢查來除外其他病因,比如進行神經系統磁共振檢查以排除顱內腫瘤等病變。此外,往往還需要檢查孩子的骨齡(即通過骨骼發育狀況來判斷的年齡)和生殖系統超聲,并將其與臨床表現和激發試驗的結果結合起來綜合判斷,才能夠了解孩子目前的疾病狀態,并做出最適合孩子的診療計劃。由于文中并沒有提及發現異常占位或外源性性激素獲得等情況,孩子最終診斷應該考慮特發性性早熟。
性早熟的治療除了藥物以外,還包括去除病因(如切除腫瘤、切斷外源性性激素獲得)、定期檢查、營養及心理咨詢等。目前治療CPP的一線用藥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(GnRHa)[1,2],確如文中所說沒有明顯的近期不良反應,且其抑制作用高度可逆。但應該注意的是,具體用藥方案應根據孩子的初診病情、隨訪指標、年齡增長甚至季節變化隨時作出相應的調整[1]。
同時,也并不是所有CPP都需要使用GnRHa治療。對于性早熟進程緩慢(骨齡進展不超過年齡進展),對成年身高影響不顯著者,或雖骨齡提前,身高生長速度增快,但預測成年身高不受影響者,目前并不推薦藥物治療。對這部分孩子,應該進行定期復查和評估[2]。
實際上,近年來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發達國家,女孩青春期開始的平均時間都有提前的趨勢。有研究發現,目前女性青春期啟動年齡較以往報道明顯提前,并且存在較大的種族差異[3],所以也有學者曾建議將評估性早熟的年齡閾值向前調整[4],但也有人認為改動可能導致某些內分泌疾病的漏診[5]。因此,國際上仍然在探究關于性早熟最恰當的年齡評估閾值。
無論如何,對于文中的家長和孩子來說,保持平和的心態,堅持隨訪,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以期減緩性腺成熟,達到良好的最終身高,仍然是現階段最應該也必須要堅持做到的事情。
參考文獻
作者:冬妮
編輯:木易楊楊

這里是果殼病人,專注講述健康故事。
如果你有得病、看病的體驗要分享,或者想講講自己經歷的健康相關趣事,歡迎投稿至health@guokr.com

本文來自果殼病人(ID:health_guokr)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如有需要請聯系health@guokr.com